鲁网10月13日讯金秋十月股票配资,一群外国面孔霸占了莱西人的朋友圈,与此同时,中国青岛莱西市的丰收盛景也迅速传到了国外的社交媒体上。手舞木偶,脚踩碎步,亲密接触省级非遗,上演人偶合一;五光十色、鬼斧神工的手造花饽饽,把外国友人惊出“表情包”;边摘边吃的应季水果,更是迅速俘获了他们的味蕾……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一行17人,走进莱西学习考察。来自俄罗斯、韩国、越南、乌克兰、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的留学生,打卡文旅地标,感受非遗魅力,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旅交流盛宴。非遗“圈粉”,采摘“吸睛”,莱西,“国际范”十足!
非遗绽放城市魅力
秋日莱西,暄气初消。在莱西木偶博物馆,莱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姜玉涛身穿汉服,举着精致的莱西木偶,正在耐心地等待。今天,这里将迎来一批刚刚入学青岛科技大学的留学生。
作为第五代传承人,姜玉涛从倪奉先老先生手中接过传承和发展莱西木偶戏的重任,已有15年之久。“千军万马只有一双手,九曲十八调全靠一张嘴。”谈到学习木偶戏的初衷,姜玉涛表示,“希望莱西木偶‘戏’水长流,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项非遗的魅力。”
手指藏于木偶衣下轻巧扭动,脸前的木偶便眨眼、转头、摇手,瞬间“活了”……当天上午,姜玉涛的表演,引得外国友人掌声不断,喝彩连连。“太棒了,太神奇了!”越南学生武氏明珂激动地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有魅力了。”
展开剩余83%转场至喜我我花饽饽工坊,麦香裹挟着欢声笑语扑面而来。石磨、犁铧等农耕器具静静陈列,留学生们在花饽饽工坊传承人迟金艳指导下,亲手揉制面团制作中秋月饼。“看似是食物,实则是文化的载体。”听着传承人讲述隐藏在月饼背后的中华文化内涵,俄罗斯学生朱秀美将饼团小心翼翼地塞进模具后,笑道:“中国人把吉祥祝福都融进日常饮食,这种智慧令人震撼。”
(图为外国留学生在莱西市体验花饽饽制作)
文化遗产,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莱夷古乐、莱西大沽河剪纸、莱西秧歌、莱西花棍、葫芦雕刻……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如何传承?
从今年3月开始,“莱西周末”工作推进专班整合市域非遗资源,定期向社会发布非遗体验特色活动,邀请数万青少年、外国友人走进非遗工坊,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全市各类非遗馆呈现出人气旺、消费足的新局面。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莱西市非遗保护交出亮眼成绩单——莱西木偶走进央视《中国文旅大联欢》直播间;莱西花棍艺术团亮相山东省民间文艺汇演舞台;77岁的葫芦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强一创作的葫芦烙画作品《和》,荣获“艺术与和平—首届国际艺术名家网络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通过“非遗+DIY”等特色化运营理念,莱西市正以传统民俗、文明互鉴等不同形态成功“圈粉”,向世界讲述莱西非遗故事。
在日庄火烧非遗工坊,乌克兰留学生吉尼斯旋转小刀,饶有兴致地体验割瓣火烧的趣味;在喜我我花饽饽胶东民俗展馆,古老的先民农耕智慧让俄罗斯留学生丽萨目不转睛;在莱西木偶博物馆,越南留学生陈越黄拿起画笔,勾勒木偶脸谱,在“动手”中感受莱西木偶的魅力……
“通过对非遗项目的参观体验,增进了留学生们对中国非遗的了解,也为文化交流与互鉴搭建了更为坚实的桥梁。”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姜梦说。
采摘扮靓城市底色
参观完非遗馆,韩国留学生崔秀宾满怀期待地询问下一站行程,得知将前往葡萄采摘园,不禁对即将到来的田园体验充满想象。
让他惊喜的是,眼前的采摘园比预想中更加生机勃勃。“藤蔓翠绿,果实飘香,这里的田园风光太迷人了,我一定要分享给家乡的朋友。”他一边赞叹,一边用手机记录下满园秋色。
近年来,莱西市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持续打造“绿色采摘·生态莱西”乡村旅游新名片,让田园经济“活”起来——多个现代化葡萄种植基地实现标准化管理,秋月梨园推广生态种植技术,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俏”转型;莱西湖畔生态农业带渐成规模,“采摘+民宿”“采摘+休闲”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绘就出一幅农旅融合的生动图景。
走进葡萄架下,亲手剪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蹲在梨树旁,轻摘饱满金黄的秋月梨……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李梦情不自禁地喊出:“秋收果实,周末‘莱’吃。”的宣传口号。
(图为外国留学生在莱西市进行秋月梨采摘体验)
莱西通过“农业+旅游”“果园+体验”等模式,推动采摘经济持续升温——推出“田野课堂”研学项目,举办“农民丰收节”“秋梨品鉴会”“东大寨苹果节”等主题活动;打造集农事体验、果品DIY、田园摄影于一体的综合采摘园;开通串联主要采摘基地的“果蔬专线”,吸引了一大批胶东半岛地区游客周末前来打卡。
在碧初味猕猴桃采摘园里,俄罗斯留学生玛利亚捧着自己刚摘的猕猴桃欣喜不已:“这不仅是一次劳动体验,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莱西的田园生活让人流连忘返!”
科技重塑城市形象
近日,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半岛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成功落址青岛莱西河头店镇。该基地的成功落户,标志着莱西市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即将开启。
“请坐,戴好VR眼镜,接下来大家要去魔兽世界打怪兽啦!”在虚拟现实体验区,尖叫声混着射击声直冲屋顶;“给,你上手体验一下操纵水底机器人过赛道是什么感觉。”在智慧海洋实验室,俄罗斯留学生丽萨接过引导员手中的遥控器,触摸到课堂外的科技力量;
“3、2、1,点火!”在火箭模拟发射区,韩国留学生高裕真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平台写下“现场见证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火箭模拟发射‘升空’,满满的科技感!”
…………
作为即将在科技领域学习研究的留学生,在考察学习过程中,一系列互动体验让学员们大开眼界、频频点赞。
(图为外国留学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莱西木偶戏)
而这些细节,正是莱西转变城市形象的生动体现。
莱西市高度重视塑造城市旅游形象,通过“莱西周末”工作推进专班策划2025莱西市首届青少年城市探索打卡赛、周末“莱”吃等系列活动,从文旅宣传推广、文旅资源整合、优化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推出务实举措,列清单、画地图,吸引外地游客组团到莱西旅游消费。
活动引流,人气十足。为推动文旅市场活起来,“莱西周末”工作推进专班多管齐下——
主动“走出去”拓展市场。积极赴青岛海检集团开展推介交流,赴济南、烟台拜访旅游企业寻求合作;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非遗风华,吸引国际游客。
积极“引进来”深化合作。邀请美籍职业篮球运动员罗比一家来访体验景点及非遗项目;接待周边省市青少年研学团到莱西开展文化交流;赋能“生态莱西湖·休闲渔乐季”大型活动,通过展播宣传片、做客直播间、推广特色产品收获良好反响。
练好“内功”优化服务。制作多语种文旅宣传PPT和宣传短片,提升国际宣传水平,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这些扎实的举措,不仅为外国游客铺就了更便捷、更丰富的体验之路,更为莱西架起了通往国际的桥梁。
以此次青岛科技大学留学生群体考察为契机,“莱西周末”品牌形象正积极融入世界。未来,随着跨境旅游生态的持续升级股票配资,莱西深厚的非遗底蕴、独特的时令果蔬和不断优化的服务环境,必将吸引更多全球目光,让“周末在莱西”跃然世界版图,绽放夺目光彩。(通讯员 于言朋)
鸿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